2018
习近平的奥林匹克文化情怀与文明愿景
来源: 国家体育总局
在北京举办一场全球瞩目的冬奥盛会,必将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也有利于向世界进一步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平发展主张。
——习近平2016年3月听取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情况汇报的讲话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我们要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筹办工作。筹办工作要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全民健身,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蔡奇2017年11月到北京冬奥组委调研时的讲话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向世界展示中国对冰雪文化的理解与2022年春节的期待。她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连接着为奥林匹克相聚的八方宾客,为会徽增添了融入奥林匹克文化的中国节日的欢庆和快乐体验。
在奥林匹克五环的托举下,“冬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在中国春节与奥林匹克文化交融之中汇聚全球冰雪健儿与各国宾客。
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和奥林匹克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促进奥林匹克文化发展正不懈努力。
值此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
奥林匹克运动在奥林匹亚兴起,已有2000多年历史,作为一种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体育竞技,是古希腊文明奉献给人类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和文明遗产。
继承这一文明遗产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19世纪晚期,今天已经成为世界文明体系中激励青年成长与推动和平发展的主流文化之一。
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它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舞台和文化盛会,它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规则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以中国古代体育为代表的人类体育发展历程和奥林匹克有深刻的理解、解读,并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
多年来,他积极弘扬体育文化精神、倡导体育运动普及发展,在助力中华儿女共圆百年奥运梦和推动中华文化丰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上更是不遗余力。
他多次发表讲话,不断在各种场合解读和解析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对奥林匹克文化的理解、传播、弘扬和丰富与发展。
习近平的这种情怀和愿景来源于他的读书学习、人生阅历、哲学思考,尤其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历史与未来的深刻理解。
他通过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把中国人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奋斗精神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健身运动高度结合起来,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本质上是在着力铸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这些对我们实现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奋斗历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涵
伴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充满了无数悲歌与壮举、汗水与泪水。
2008年,习近平以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家副主席的身份担任北京奥运会筹备领导小组组长,成功地领导举办了这场“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
此后,他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身份直接关心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申办与筹备等工作,他亲自参加了索契冬奥会,访问和对接国际奥委会、关怀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如今正领导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说得最多的就是“奥林匹克精神”。
“体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重在参与、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这就是他一直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价值观”。
他说:“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
习近平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凝聚力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奥林匹克精神超越国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
习近平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价值观”的阐释正如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说的那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习近平引述鲁迅的话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习近平认为,只有锲而不舍,中国才有未来,我们才会建成体育强国。
依此,我们理解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涵应当包括:
首先,这是一种竞技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表现的是一种“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同时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构成了当代人类激励成长、自我完善和文明交往的基石。
其次,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奥林匹克文化强调人通过体育锻炼、积极参与、拼搏获胜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我们拥有文化自信和应对挑战的强大动力。
第三,这是一种人生哲学。
奥林匹克将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使人类的潜能与美德得到有效的开发,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优良、最完善的人生哲学之一。
第四,这是一种文明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积极地在拼搏中磨炼意志、奋斗中体验乐趣和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为基础的,这是对人的潜能与创造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对优良秩序的尊重与倡导。
第五,这是一种和谐伦理。
奥林匹克强调人类与环境协调共处、个体与集体团结拼搏、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对人类优良道德价值与伦理规范的继承与发扬。它引导人们追求一种最为优化的生存与发展的伦理观念。
第六,这是一种青少年的教育激励机制。
习近平十分关心青少年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情况,从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鼓励青少年通过参与感受奥林匹克文化的丰富多彩,进而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并从中受到激励,健康成长。
习近平指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给全世界青少年搭建了重要舞台。青奥会面向青少年,服务青少年,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传播和弘扬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全方位开展文化交流,加强彼此沟通理解。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并接受奥林匹克金质勋章。习近平赞赏国际奥委会为发展体育运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发挥的积极作用,他指出,体育不仅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可以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巴赫感谢中国政府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他表示,中国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奥运会获得巨大成功,为世界留下一笔宝贵财产。
后来巴赫在给《文明》杂志“《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Ⅱ”题写的序言中写道:“皮埃尔·德·顾拜旦从决定提出复兴奥林匹克的那一刻起,就梦想着通过体育来改变世界。他想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向年轻人传递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建设更好的社会,也让奥运会成为全人类的盛会……通过奥运会将全世界的年轻人凝聚在一起,让友谊、卓越和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在青年一代中不断传递。体育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当今,奥林匹克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愿望、期待和祝愿,它随着传播与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增添新的思想内涵和实践内容,成为激励青年成长、人类不断创新、不断增长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
二、奥林匹克文化的实践外延
如果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对历史的总结,那么,其实践外延就是对当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弘扬范式,即奥林匹克文化精神内涵的表现方式与实践特点。
它包括:通过奥运会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构思、促进相关体育设施更人性化的兴建改造与新技术的应用、精彩激烈比赛内容对青少年的激励、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展示表演、覆盖全球的赛事转播与收看、展示奥林匹克价值的相关出版物和创新媒体的传播、广大青少年参与奥运的精神教育与培养、在奥林匹克精神鼓舞下的大众体育文化活动等等。
具体说,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实践范式可以做如下约定:
首先,这是举办奥运会的实践方针。
在全球化时代,奥林匹克文化与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和模式需求密不可分,尤其表现于中国对冬奥会的筹办。习近平指示,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他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一种实践外延,提出了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贯穿筹办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全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其次,这是具有文明交流互鉴和文化交融功能的大平台。
习近平指出,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将有利于中国体育及社会经济发展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相互促进,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国人民有机会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习近平强调,坚持开放办奥,借鉴北京奥运会和其他国家办赛经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加强中外体育交流,推动东西文明交融,展示中国良好形象,让冬奥会成为文明交流互鉴和文化交融的大平台。
第三,这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的表达。
一是体制机制的规律性。
习近平指出: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发展振兴足球,必须克服阻碍足球发展振兴的体制机制弊端,为足球发展振兴提供更好体制保障。
要遵循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坚持立足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着眼长远和夯实基础相结合、创新重建与问题治理相结合、举国体制与市场体制相结合,持续研究推动,不断总结改进。
二是群众智慧和人才发展的规律性。
习近平说,在筹办冬奥会的问题上,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把筹办工作做好。要开拓选人用人视野,遴选优秀人才参与冬奥会筹办,加快培养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
三是科学规划与实施的规律性。
习近平在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时说:“发令枪响了,哪一项建设现在开始跑,哪一个过两年开始跑?既不要误跑,也不要抢跑。要严格遵循规划,协调有序、从从容容、保质保量,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四,这是也必须是百年大计的优质资产。
习近平指出,北京冬奥会所有建设工程都要坚持百年大计,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按规划和计划推进,做到从从容容、保质保量,确保成为优质、生态、人文、廉洁的精品工程。
习近平认为,比赛设施建设一定要专业化,配套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中国元素、当地特点,严格落实节能环保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让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成为城市新名片。
第五,这也是教育传播的实践过程。
2017年1月,习近平在瑞士洛桑访问国际奥委会总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后来对记者表示:“习主席有很多话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对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着清晰的看法。他说,‘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还能贡献更好的教育’。这是一位国家领导人非常敏锐和深刻的认识,让我听了非常振奋。”
正如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罗格曾经说过的那样,“进入21世纪的国际奥委会承继了这一有着百年历史的奥运理念: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以及帮助年轻人树立运动进取精神。中国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推广奥林匹克价值理念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这是中国体育外交的实践方式。
体育外交是中国外交史上多次发挥独特作用的经典案例,其中“乒乓外交”成就了世界文明交往的一段佳话。美国前国务卿、国际奥委会名誉会员基辛格博士感慨道:“体育是联结世界的纽带。”
习近平索契冬奥之旅,将体育与和平外交相互融合、多边与双边相互促进,开创了中国国家元首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
多年来习近平不断扩大着中国体育的国际“朋友圈”,他倡议加大体育领域合作,均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共鸣,在众多国际合作文件中,都有加强双方在“体育领域合作”的表述,这种表述在国际关系史上是少见的。
习近平与广大热爱奥林匹克文化的人们有共识: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看到的不仅仅是热闹,还有尊重人的规则、基本的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这就是优秀文化的实践力量。
习近平站在中国与全球共舞的高台上,面对多层次开放、快速发展的中国和复杂巨变的世界,以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实践、交流、参与、融入、共识”的理念与手段,以中国历史的必然性、中国道路的可行性与世界文明的共融性为导引,对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产生积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创出把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和生活的有效途径。
三、奥林匹克文化的文明愿景
当代文明传播与发展的实践表明,奥林匹克文化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过:“中国是个文化大国,在世界体育事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对奥林匹克的热忱与关心,解读与思考,参与和倡导,与古代奥林匹克的文化精神和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思想理念相一致,不但体现出他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关注与回应,更凸显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文明发展大趋势的高度认同与积极推动。
如果文明是优秀文化的集合与可持续的属性,那么,文化传播与创新实践的目标与理想就是文明愿景的表达。从文化的实践方式来说,习近平倡导和践行奥林匹克文化的文明愿景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这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体育强国梦。
百年奥运梦2008年在北京变为现实,呈现了中国作为体育大国的面貌,而到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时,北京成为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中国已经踏上从参与推动奥林匹克发展到把中国文化融入和丰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的过程中,引导中国踏上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中国将向世界展示融合了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的奥林匹克文化,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体育并关注参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逐步形成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尽管很多人认为金牌数量决定了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但是在习近平的眼里,体育强国绝不是单纯的金牌问题,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与实践是关系到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文化、拼搏进取、追求超越的程度问题,特别是体育运动可以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习近平说,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把我国加快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没有强大祖国,何谈个人梦想?”
毫无疑问,体育在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拼搏追求卓越、突破自我创新发展的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就是体育强国的发展进程。
其次,这是青年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氛围与动因。
在很多场合,习近平都表达了对通过奥林匹克文化建立起青少年健康成长氛围的期待,乃至于“从娃娃抓起”成为习近平的日常用语。这种期待,与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的思想完全一致,这在大国领导人中是非常少见的。
习近平曾经对孩子们说:“你们不仅有很好的学习环境,还有这么好的锻炼条件,既增强体质,也培养勇敢合作精神。希望你们珍惜机遇、继续努力。”
习近平指出,长期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捷报频传,但是有些项目仍是短板。我们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习近平认为:青年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中国一代又一代青年具有铁肩担道义的光荣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谱写了壮丽的青春史诗。
习近平在2008年就指出,奥运会既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奥运志愿者是代表奥林匹克理想、体现奥林匹克文化、传承奥林匹克精神、奉献奥林匹克事业的形象大使。
习近平坚定地认为,南京青奥会成功举办,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开放自信、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赢得广泛好评。希望总结经验,传承和发扬好青奥会留下的宝贵财富,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第三,这是大众普及、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愿景。
习近平强调,中国政府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重视奥林匹克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申办冬奥会时,习近平认为,冰雪运动在中国还不普及,“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啊!如果能在关内推广,将能带动起两三亿人。”这就让举办冬奥会与发展全民健身之间建立了紧密关联。习近平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要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举办一届冬奥会,将起到点燃冰雪运动火炬的作用。”
那么,在奥林匹克文化的氛围中,为人民福祉的愿景是如何在国家层面上进行表达的呢?
习近平多次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我们看到,这不是概念和口号,而是国家行为,习近平在用领导国家前进的政策行为,来表达和实现奥林匹克文化的文明愿景: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尤其提出了“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的18字方针。
201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年-2020年)》,就“十三五”时期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全民健身纳入其中,明确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发展群众健身休闲活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其中,习近平三次强调了体育健康内容:一是过去五年“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二是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包括“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三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的这句话在街头巷尾、广场公园广泛流传。这种文明愿景的表达方式和实现方式,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规律性,在世界文明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文化实践价值和未来可预见性。
四、奥林匹克文化的融会贯通
中国文化具有主张“和”的重要传统,而且提倡和而不同,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与公正、多样之中的和谐与平等,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
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在20世纪曾经表现出强势民族对弱势文化的冷淡和压迫,乃至于过度精英化和商业化所造成的后果,中国传统文化对此进行了很好的回应。同时,西方文明强调公平竞争与自我超越的文化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充。
伴随中华文明复兴的中国梦的不断实践,中华文化体系的“天地人合一”“和谐万邦”“仁义礼智信”“兼爱非攻”等价值内容,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当代奥林匹克文化更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与对话,尊重文明与文化的个性、多元化。这在全球化时代有着重大意义。对此,习近平理解得十分透彻。
首先,这是习近平文明思想体系的展开。
巴赫主席几年前在为习近平颁发金质奖章时说:“您为奥林匹克运动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应该得到这样一份荣耀和礼物,您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冠军。”
习近平在领导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之时,发表了经济全球化中的公正平等理念、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一带一路的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构成了他关于世界文明传播与发展的思想体系。
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尺度,交流是文明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显著特征,互鉴是交流的维度和连续性过程。以人类发展的文明价值为尺度,以人类文明发展史为基础,通过多层次跨地区、积极有效的交流与互鉴,推动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的优化和整体发展,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总体内容。
习近平在所有的国际讲坛上,高频度、高密度地使用文明范畴,强调世界文明传播发展的动力规律是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文明的总体发展趋势;中国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将对世界的共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等。他结合具体实例,既娓娓道来,又深度阐述,经常性地使国际舆论界耳目一新。
习近平的奥林匹克文化情怀与文明愿景,是他的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彻底超越了西方一些人长期鼓吹的冷战话语、意识形态划线和选边站队思维的旧模式。这个思想体系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争得了国际话语权。
其次,这是中国深度融入世界文明的伟大进程。
习近平深知,奥运会是世界融合发展传播的大平台,这也是世界感知中国的窗口,是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一个融汇了体育、文化、外交等诸多元素的大舞台。
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的春节期间举行,世界文化两大盛典的交融将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将为这届冬奥会带来不同寻常的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多彩体验,并借助奥林匹克的平台,再次从北京向全世界展示独特多彩的中国文化与时尚魅力。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以体育为主题,以文化为内容,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宣传活动,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要广泛开展对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毫无疑问,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经济增长,有利于推动地区性和世界性的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实现,将深度体现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正在成为世界文明的主流文化思潮。2022年,灿烂的冬奥圣火将不仅辉映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而且将再次见证中国作出的新贡献。
第三,这是当代奥林匹克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回望中国奥运圆梦的历史和冬奥筹办的足迹,习近平一路引领。会议室里周密部署,走出国门交流合作,冰雪场上实地考察,无数场合的谈话论述和政策发布……中国人是在用国家行为和大众力量来践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习近平的奥林匹克文化情怀与顾拜旦的思想高度契合,顾拜旦在《奥林匹克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习近平的文明愿景得到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思想证实,罗格主席在给《文明》“《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Ⅱ”题写的序言中,首次代表国际奥委会这样强调:“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一场汇聚全世界最优秀运动员和平竞赛的盛会,是一场融运动、教育和文化于一体的盛会,是一场展现奥林匹克文化价值和体育精神的盛会,是一场由全世界青年人,不分肤色、不论国度、不分性别、不论贵贱,共同参与和分享的盛会。这些全部都是奥林匹克精神核心价值的体现。超越竞赛本身,奥运会还唤醒了全世界青年人心中的梦想和灵感。他们通过体育运动,传达让世界更加和平的美好愿望。”
罗格主席这一概念的提出当时立刻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他明确了奥林匹克运动会未来的方向,这一概念也是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权威的定义。国际奥委会告诉世界:什么是未来的奥运会!
《奥林匹克2020议程》中指出:国际奥委会于“体育服务全人类”的宏大工程,包括“社会发展、和平促进、健康推动、文化教育、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等若干主题。这些项目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要通过体育竞赛、交流、展示、场所等载体更好地发挥体育的力量……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重点放在突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传承与文化交流,会鼓励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奥林匹克电视频道得到娱乐、知识和教育。”
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趋势,完全符合习近平文明思想体系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他数年前就说过:“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五、努力践行习近平文明思想
2008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夏季奥运会,不仅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也极大地提振了民族精神。会徽“中国印”用中国几千年沿用的印章作为载体,向世界庄重承诺,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办好高水平奥运会。
经过2008年北京奥运的洗礼,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也进一步了解世界。今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渐走到世界舞台中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更加美好世界,中国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顺应大势,勇于担当,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首先,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体育文化力量。
2014年2月,俄罗斯索契,习近平对参赛的运动员们说:信心来自报效祖国、为国争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体育而言,就是自信的精神。他引述鲁迅的“中国脊梁”,表示只有锲而不舍,中国才有未来。
习近平多次问到:我们要办一届绿色、节约、廉洁的冬奥会,其重要意义在哪里呢?就在于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强身健体,让人民群众生活过得更好。
习近平多次提及一组数据: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到如今的76岁,到2025年这个数字还要进一步提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活得更健康,也是小康的内容。”
冬奥梦交汇中国梦。习近平多次谈到一个时间的巧合:2022年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北京冬奥会可以凝聚民族精神、凝聚亿万民心的力量,开启新的圆梦旅程。有一个关于习近平的小故事在网上广泛流传:有一位外国元首问到,作为中国的国家主席,您觉得您的首要工作是哪些?习近平回答说:“我始终放在心上的有这样几件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能搞丢了,老祖宗留下的地盘不能搞小了,我们确定的正确发展道路不能走歪了,老百姓的日子要过好了。”
无数网友点赞评论:“…不能丢了…不能小了…不能歪了…过好了”,多么的简洁而朴实,听起来很随意但表达很精准,抒发了爱国为民情怀,习大大是既自信,又很谦逊的领导人。
其次,这是中国人奋斗精神的文化实践力量。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是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国际最高讲坛上,全面阐述对世界文明传播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系统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组带。这种思想呈现四个显著特征——立意崇高伟大、格局开放宏大、内涵精深博大、支撑坚实强大。
我们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的世界文明思想体系,聆听和阅读习近平关于奥林匹克文化的所有讲话,就像踏进一段背山面海、春暖花开、奔流到海的清新河流,人们既可以感受到中国联通世界之后的海阔天空与磅礴大气,也可以感受到涓涓细流与娓娓道来,更可以感受浪花喜人与妙语连珠,充满了倾听的温馨和交流的快乐。
国际奥委会2013年5月向世界宣布:“‘《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这一活动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的一次创举,它以北京为中心和起点,以《奥林匹克宣言》为载体,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丰富和发展了奥林匹克文化,为推动奥林匹克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这是因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奥林匹克文化是国际社会自我超越的发展动力之一,它永无止境地催人奋斗。奋斗精神和超越原则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文明得以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文明价值与内在力量,习近平正是以此激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参与、推动体验、实践和分享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实践成果。
第三,这是新时代的文明动感力量。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向世界展示中国对冰雪文化的理解与2022年春节的期待。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设计秉承展现举办地文化、体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冬残奥会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
设计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
会徽展现了运动员不断飞跃、超越自我、奋力拼搏、激励世界的冬残奥精神。会徽图形整体充满了昂扬向上之激情、奋进飞跃之动感,色彩丰富、构图完美,象征并激发运动员以坚强的意志作为精神的翅膀,在冬残奥赛场上放飞青春梦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会徽揭幕仪式致辞中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把中国文化底蕴、现代国际风格、冬奥运动特征融为一体,生动彰显了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形象展示了冰雪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传递出运动员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美好憧憬。”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祝贺说:“全世界的人们都会以北京冬奥会会徽这一形象彼此联系沟通。会徽代表了北京冬奥会的愿景,把中国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用独特的方式把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当然,会徽还会把冬季运动的乐趣带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年青一代。”
巴赫表示,国际奥委会很荣幸能够与中国朋友一起,在这座奥运城市再次创造历史。“实现这个中国梦路途中的每一步,都会有我们的支持与陪伴。”在习近平奥林匹克文化情怀和文明愿景的鼓舞下,这种文明动感力量正在增强!
习近平的奥林匹克文化情怀与文明愿景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曾记否,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到2022冬奥会时才126年;放眼未来,具有人类文明最深厚底蕴的奥林匹克文化应当再有超过1000年以上的传播与共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习近平奥林匹克文化情怀和文明愿景的导引下,让我们以新时代、新思想引领开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推动奥林匹克文化发展的新征程。助力亿万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健康成长,以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担当、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新姿态,努力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努力参与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